短一点适合学生的励志故事

创业故事 2021-09-24 点击:

  如果说人生地五彩缤纷地,那么青春必是其中最绚丽地一抹;如果说人生地动静交融地,那么青春必是其中最活力四射地一份。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适合学生的励志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故事1: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五年前,只有20岁的曹祥云还是格力电器公司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搬运工。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曹祥云在这个环境艰苦的工作岗位上坚持住了,而且屡屡荣登每季度一评比的光荣榜。有工友问他:“这么累的活儿,你那么较真干吗?只要混得过去不就行了吗?”曹祥云反问道:“做人也累,难道也只要混得过去就行?”工友哑口无言。

  曹祥云的努力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2003年5月,各项考核指标都名列前茅的曹祥云被推荐去学习开叉车。公司对叉车工的要求比搬运工要高许多,其职业技能也提高了几个档次:12台空调装在一个木制托盘上,叉车的两支铁臂必须准确无误地伸进托盘不足10厘米高的空间,稍不留神将铁臂伸高了几厘米,就会将包装里的空调插坏,并且一插坏就是两台。

  初时,曹祥云把握方向不稳,叉车的车轮直打晃,但他不甘落后,每次作业完毕,别人休息了,他仍留在车上,练习起步、升降、停车……

  往后的一年中,曹祥云的技术突飞猛进,笨重的叉车在他的操纵下变得像绣花针一样灵巧——转弯、升降、分合,物品丝毫不差地输入卡车,没有损坏一件。在全厂40多名叉车工中,他的准确率位居第一。

  一次,曹祥云发现,空调外包装破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叉车操作不当。于是,曹祥云给自己提出了“无撞击操作”。同事们得知后,都觉得不可思议,曹祥云不管旁人的意见,自己动手练习起来。两个月后,曹祥云能够通过控制叉车水平运行速度和货叉直升降的角度,打眼一瞄,就能准确定位,又轻又稳。

  一次,曹祥云装送新型号5匹空调作业,发现5匹机底站叉板很窄,叉车叉进去很容易刮到边缘,给空调质量带来了隐患。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叉车操作的精确度呢?晚上,曹祥云与工友外出吃饭,正苦于没有工具打开啤酒瓶时,一位工友开玩笑说:你那么牛,开台叉车来开啤酒瓶吧。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对呀,如果能达到用叉车开启啤酒瓶的水平,正常作业时就不怕刮到机底站叉板。第二天曹祥云便买来几箱啤酒,一有空就练习起用叉车开瓶盖,直至练到每瓶啤酒被货叉精准地打开而酒瓶没有任何破损的境界!

  2004年年底,一场大停电使整个仓库的装卸作业被迫停下,但该批次出口空调集装箱立刻要报关,如果不抢装,一旦过了报关时间,不能把产品如期交给客户,损失可想而知。情急之下,有人建议使用叉车试一试。集装箱货车离发货平台区约一米距离,6台几吨重的中央空调被这一米的距离给断开了,而集装箱里空间有限,要把6台中央空调全部装完,每台空调的间距最多10厘米。10多年的老司机见了直摇头,都不敢接招。

  艺高人胆大,曹祥云咬牙接受了这个任务,他把叉车分别换上两只10米长的货叉,自己坐上叉车,精心操作。同时让两个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站在集装箱里,通过对讲机随时报告空调的位置。随着清晰的报告声和“OK”声,一台台空调准确到位,顺利地全装了上去。曹祥云用自己过硬的胆识、娴熟的技巧,为公司挽回了高额损失。从此,“叉车王”这一美名从公司传开了。

  2005年9月,曹祥云应邀来到央视《想挑战吗》的舞台上,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海分部工作人员的监督下,他驾驶叉车在3分钟内完成了开启30个啤酒瓶的目标,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由此诞生!

  由于曹祥云既代表格力,同时又代表珠海,当他载誉荣归时,格力企业高层给予了他高度评价,公司首次拿出5000元重奖了一位基层工人,并破例规定:如果出外表演,公司将给予他出差的待遇。珠海市给予了曹祥云更高的荣誉——“珠海十佳优秀员工”奖。

  之后,曹祥云先后8次上中央电视台表演,他还参加了10多家卫视的竞技类节目。曹祥云不断地收到各种比赛、表演的邀请,他凭借着自己的“好身手”成为了万人瞩目的全国电视技能明星。他也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够创造奇迹,得到社会的认可。2007年,曹祥云更是获得了广东省委授予青年的最高奖项——“第九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

  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一个搬运工原来也可以有辉煌时刻的到来。

  励志故事2:只要开始就不算晚

  十几年前在家乡,他是一名汽车修理工。一天之中最惬意的事,莫过于收了工躺在床上,拧开收音机的开关,在一副副好嗓子中,展开无垠的想象。他也有一副好嗓子。如果不是初中毕业就开始工作,他大概会学播音,然后坐在主播台前,对着话筒,隔着透明的玻璃窗,向导播示意……

  一天清晨,他在一片空地“练声”。说是练声,其实,既没有专人指导,也没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他只是凭着自己的直觉,找张报纸或拿本杂志,挑些喜欢的文章去读。一天,有人路过那儿停下来听他朗读。“小伙子,你要不要来我们电台试一试?只是没有钱。”他忙不迭地答应了。

  为此,他必须起得更早。早点去修车,以期早点结束工作。当然,也睡得更晚——电台给了他一个时段(次日零点至1点)。虽然没有工资,但他开始拥有自己的听众。很长一段时间,他做两份工作,这两份工作他都处理得很好。只有一次,他听说邻市有一个短期的播音培训班,为期一周。请不了假,他便不要当月的奖金,旷工去参加。待走进教室,他发现,他是求学者中年龄最大的。

  那时,他26岁,在小城大部分同龄人已结婚、生子,而他却揣着一个主播梦。后来,工厂倒闭,他拿着3。6万元的补偿金去了北京。

  “知道我当时是怎么准备成人高考的吗?很多年没上学了,别说考试,阅读都有障碍。于是,我每天4点多起床,在路灯下读英语,再用一整天的时间做数学题,抽空练声。下午在食堂上自习,这样,晚饭才能抢到最便宜的菜。室友们都劝我,那么拼命干吗?考的是成人大专,等毕业时,你已经30岁了。可我顾不了那么多。我想好好学播音,我想坐在主播室,哪怕30岁才开始。”他坐在透明玻璃窗前和我说这些时,导播正在一旁调试设备。

  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演播室。他已经在这儿工作了13年,眼下,正主持着一档读书类节目。

  我很好奇:“你年龄最大,學历最低,主考官看中了你的什么?”“我的声音、经历,我在求学期间不断做兼职,四处配音。”他顿了顿,说,“这说明我适合这份工作,热爱这份工作。事实上,当年进入台里的8个人中,现在还坚持做主播的只有我一个。”

  那天,在节目的最后,他总结道:“只要坚持,人生终究会有不同。功名,或许从来都眷顾愿意付出的人。

  励志故事3:给目标一个斜坡

  仕英格兰巨石镇,一根14米高的石柱顶端,架着一块40吨重的巨石。在没有大型机械设备的远古时代,人们是如何把如此重的巨石搬到石柱上的呢?

  考古学家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当时人们采取的是“土屯法”,即在石柱的一侧垒土,使地面高度与石柱顶部齐平,并形成一个斜坡,人们便沿着这个斜坡,用滚轮和撬棍把巨石推到石柱的顶端。

  古人用“土屯法”将巨石推到石柱顶端的做法,对我们实现人生的目标也不无启示。

  当高远的人生目标无法直接实现时,我们不妨给自己一段缓冲的坡度和时间。

  在这个缓冲的过程中,不断在脚下“垒土”,这便可以夯实我们的基础,提高我们的能力和水平,帮助我们抵达目标的高度。

  励志故事4:每一个成功者都是行动家

  某天,一个女子来拜访他,表达了爱慕之情后说:“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哲学家虽然也很中意她,但仍习惯性地回答:“容我再考虑考虑!”

  事后。哲学家用他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将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处与坏处分条罗列下来,结果发现好坏均等。究竟该如何抉择,他因此陷入了长期的苦恼之中。最后,他终于得出一个结论:人面临抉择而无法取舍的时候。应该选择自己尚未经历过的那一个。不结婚的状况他是清楚的,但结婚后会是怎样,他还不知道。他觉得应该答应那个女人的请求。

  哲学家的思考终于有了结果。他来到女人的家中,问她的父亲:“您的女儿呢?请您告诉她,我考虑清楚了,我决定娶她为妻。”女人的父亲冷冷地回答:“对不起,您来晚了十年,我女儿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

  哲学家听了,整个人几乎崩溃。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向来引以为做的善于思考的精明头脑。最后换来的竟是一场遗憾和悔恨。

  哲学家太自负、太依赖于自己的思想。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行动。

  有句话说得好:闻道者百,悟道者十,行道者一。意思是说,许多人都听说过的道理,未必都懂得;懂了的道理,未必能付诸实行。这也告诉我们,懂得道理容易,付诸行动却很难,真正行动起来更是难能可贵的。

  确实,环顾四周,我们会发现,不少人想成功、想赚钱、想人际关系好,可是从不行动:想健康、想有活力、想锻炼身体,可是从不运动:知道要设目标、定计划,但从来不去做,就算设了目标,定了计划,也不曾执行过;要早起、要努力,可就是没有付诸实行。就这样,一天一天抱着成功的幻想,虚度了年华。

  不行动,怎么可能会有结果呢?每一个成功者都是行动家,而不是空想家;每一个赚钱的人都是实践派,而不是理论派。

  生活有一条法则:有些事你要做随时可以做,要见也随时可以见到,有些事你一生也许只会有一次做的机会,或者遇到的机会,要是你希望见到又能做这件事,你必须抓住那个机会,否则良机一去不复返。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该做的事,不是我们没有想到。而是我们没有立刻去做,时间一过,就把它忘了。

  不少人兴趣来了。常常会给自己制订很多美好的计划。比如要去充电、要去健身、要去旅游等等,但等兴趣过了,又沉迷于日常的忙碌之中,忘记了计划的执行。一直等到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才猛然想起自己还有很多计划在抽屉里睡着大觉。

  其实这些人不是不想做,主要是不太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再加上缺少紧迫感,于是在日常的忙碌中将美好的计划一推再推,有时也就错过了实行的最好时机。

  还有些想法或计划,拖着拖着就错过了最佳的落实时机。等到再想起来做的时候,心里便不由自主会产生一种“现在才去做,会不会太晚了”的迟疑。这一迟疑和犹豫,想做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最为重要的是要养成“想到就立即做”的好习惯。“想到就立即做”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做事的态度。也是每一个成功者共有的特质。

  什么事情一旦拖延,你就总是会拖延,但你一旦开始行动,事情就有了转变。凡事及时行动就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行动应该从第一秒开始,而不是第二秒。

  行动的人改变世界,及时行动的人才容易获得成功。和所有美好的梦想相比,脚踏实地、及时行动显得更为重要。韶华易逝,不管你的计划制订得多么完美。但如果没有“执行”这一环节,最终也只能是空想。所以,当我们决定要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找理由磨蹭,也不要人为地禁锢自己,只要低下头去干就是了,记住:行动是金!

  励志故事5:将逆境踩在脚下

  将逆境踩在脚下是一种胆魄,一种毅力,一种执著。越王勾践的故事家喻户晓,亡国之痛是他面对的最大逆境,成为囚徒是他人生遭受的莫大耻辱,而他并没有沉沦堕落,“卧薪尝胆”是锻炼他毅力、执著的最好方式。靠着执着的信念励精图治,他寻找时机,在逆境面前勇敢地挺起自己的脊梁,最终实现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豪迈。

  将逆境踩在脚下是一种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张悉妮——90后代表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青年一代阳光文学掌门人。9岁开始发表作品,14岁出版了风靡网络的长篇小说《童言无忌三国志》,15岁以自己的独特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写出了自传体长篇小说《假如我是海伦》。在人们对她称赞有加的时候,有几个人知道,张悉妮3岁时被确诊为双耳重度耳聋,属于药物性的永久失聪。面对身体残障和生活的艰辛,她自立自强、’乐观向上、顽强地和逆境抗争。在无声的世界中。用写作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用写作诠释生活的内涵,被誉为“中国的海伦”和“文学千手观音”。

  法国画家让·佛朗索瓦-米勒年轻时穷困潦倒,妻子的去世和艺术的徘徊令他异常苦闷,为了生存,他曾经像在森林中迷失了路径的猎人一样绝望挣扎。一次,他听见人们讥讽地议论:“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米勒听后如梦初醒,决心摒弃以前的庸俗,走艺术之路。他举家迁居到巴黎郊区,边劳动边作画,对艺术的酷爱与追求,即使异常困苦的生活都不能使他放弃。《播种》《拾穗者》《晚钟》等作品诞生了,成为世界美术花园的朵朵奇葩。假若没有当初面对逆境的不怕不弃、奋勇自新,就不会诞生出一系列的不朽之作。

  孟子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没有逆境的磨砺怎会成就人生的辉煌?


相关文章:

1.适合小学生的励志短篇故事

2.适合小学生讲的励志故事大全

3.教育小学生简短励志故事

4.适合小学生的励志教育故事

5.学生简短奋斗励志演讲五篇

短一点适合学生的励志故事

http://m.feic31.com/chuangyeziliao/133470.html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