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为难的说说_左右为难法

地税国税公文写作 2020-11-13 点击:

古希腊有个国王,一次想处死一批囚徒。当时最流行的处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砍头,一种是绞刑。用什么方法来处死这批囚徒呢?国王决定让囚徒自己来选择。选择的办法是:囚犯可以任意说出一句话来,而且必须能立即判断出这句话是真还是假,如果囚徒说的是真话,就处绞刑;如果说的是假话,就砍头。

  结果,许多囚徒不是因为说了真话而被绞死,就是因为说了假话而被砍头。也有的干脆不讲话或吓得讲不出话来,而被当做说了真话处以绞刑。

  在这批囚徒中,有一个极其聪明的人。当轮到他来选择死的方式时,他来到国王面前问:“陛下,如果我说出一句话,你们既不能绞死我,也不能砍死我,该怎么办?”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人说的话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国王自负地说,“如果你说的话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不能马上验证其真假,我就把你当做说了假话而砍头。”

  “我的话十分明确,一听就知道是真是假,”那囚犯说,“只要国王告诉我,我说出的一句话使你们既不能绞死我,也不能砍死我,将怎么处置我呢?”

  “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我就释放你。不仅释放你,而且所有还没有被处死的囚徒都可以释放回家。”国王之所以变得如此宽宏大量,是因为他坚信任何人也不会说出一句既不含混又无法辨别真假的话来。

  那个囚犯听了国王的回答后说:“你们一定要砍我的头。”国王听了,真的感到左右为难起来,因为如果真的砍他的头,那么他说的就成了真话,而说真话的又是应该被绞死的;但是如果绞死他,他说的话就又成了假话,而说假话的人是应该砍头的。因此,他说的话既不能断定是真话,又不能断定是假话。为了遵守自己的诺言,维护王者形象,国王只好释放了他和所有尚未被处死的囚犯。

  像这样一种叫人说“是”不行,说“不是”也不行的左右为难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就叫做左右为难法。这也是聪明的人常用的和擅长的一种动脑方法。

  不妨再来看一则幽默小故事是怎样运用这一方法的:

  有一次,清真寺请阿凡提去讲道。阿凡提走上清真寺的讲台,对大家说:“我要跟你们说什么,你们知道吗?”

  “不,阿凡提,我们不知道。”大伙儿说。

  “跟不知道我要说什么的人,还说什么呢?”阿凡提说完,下了讲台就走了。

  过了些日子,阿凡提又来到清真寺,站在讲台上,说道:“喂,乡亲们!”他又把上次的那句话重问了一遍。清真寺里面的客人们想:上回我们说不知道,他没有把话说出来,那我们这回就说知道吧,阿凡提也许能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于是他们就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知道啦!”

  “你们知道了,那我还说什么呢?”阿凡提又走了。

  清真寺里的人又坐下来商量:“我们说不知道他不说,我们说知道他也不说,要是他再来的话,那我们就一半人说知道,一半人说不知道,那个臭要饭的就会告诉我们了。”

  阿凡提又来了,还是把前面的那个问题重复了一遍。围在他面前的一半人说:“知道了!”另一半人说:“不知道!”

  阿凡提笑着说:“那样的话,就请知道的人告诉不知道的人吧!”说完他又走了。

  这只是则幽默,但可以看出阿凡提善于动脑。他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左右为难法,他的话叫人回答不好,不回答也不好。

  那么,在使用这种思考方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第一,要把各种可能性全部考虑在内,不能有遗漏。否则,这一方法就使用不当。

  在高高的悬崖上面长着一棵灵芝草。一个姓张的樵夫和一个姓李的樵夫见了,都决心要把这棵灵芝采到手。张樵夫先去采,他用一根又粗又长的麻绳把身体死死捆住,连脖子也着实缚了几道,使得自己连气也喘不过来。接着他便把绳子的一端拴在大树上,顺着陡壁下滑,但是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被五花大绑的绳子给勒死了。李樵夫看了,心想:绳子绝对不能用,这东西会活活勒死了。于是,他索性扔了绳子,徒手攀着陡壁而下,谁知没走几步,他就失足掉进了万丈深渊,跌得粉身碎骨,死了。

  后来,有个王樵夫看到这棵灵芝草,也想去采。当他听到上面发生的事情后,心想:如果用绳子捆住身子,就要勒死;如果徒手攀登,就要摔死。总之,要采灵芝草就得死,于是他就放弃了采灵芝草的念头。

  这个王樵夫所用的方法也是左右为难法,但却是错误的,因为还有第三种情况他没有考虑到:如果绳子只捆住身体不勒住脖子,顺着陡壁下滑,就能安全地采到灵芝草。他的错就在于没有把全部可能性考虑在内,不全面就有遗漏,所以思考问题就不对头。

  第二,理由和结论之间,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即由理由必然能推出结论来。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这个左右为难法使用得也是错误的。

  看一个理由和结论之间有必然联系的左右为难的例子:

  从前,有一个国王,生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求婚的人很多。国王便提出条件:找到一块和女儿一样大的宝石,或者说出三件从来没有人说过也没有人听过的非常奇异的谎言,便可以把女儿许给他。求婚的人很多,但都失败了。有个牧童也去求婚,向国王和群臣们一连说了两件谎话,是谁也没有听过和说过的。国王不安,便设一计,对牧童说:“另一件谎话等明日再说。”牧童走后,国王便与群臣商议,订出对付牧童的办法:“明天不管他说什么,都说他说的是真话,不是谎话。”

  第二天,牧童说:“我父亲也是个国王,后来得了重病,因我小不能继位,就把王位让给了你,并嘱咐等我长大成人以后,还我王位,并解决婚姻大事。”国王听后,进退两难。如果承认他说的是谎话,就应遵守诺言把女儿许配给他;如果承认他说的是真话,就得把王位让给他。虽然国王很生气,却也实在想不出个办法解决这个难题,最后不得不把女儿许给他做妻子。牧童利用这个两难问题使国王左右为难,最后必择其一,他的成功主要在于他抓住了所说的话和国王的承诺之间的必然联系。

  古希腊无神论者哲学家伊壁鸠鲁曾经用一个左右为难的方法来证明神的不存在。他说:“我们应该承认,神或者愿意但没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或者有能力而不愿意除掉世间的丑恶;或者既有能力而且又愿意除掉世间的丑恶。如果神愿意、而又没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那么,它就不算是万能的,而这种无能为力,是和神的本性相矛盾的。如果神有能力而不愿意除掉世间的丑恶,那么,这就证明了它的恶意,而这处恶意也同样是和神的本性相矛盾的。如果神愿意而且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这是惟一能够适合于神的本性的一种假定),那么,为什么现在世间还有许多丑恶呢?所以,结论只有一个——神是根本不存在的。”

  由于这个左右为难法,不仅列举了各种可能性,而且从理由必然能推出结论,所以他的论证是严密的、有力的,使人们真正信服神是不存在的。

左右为难的说说_左右为难法

http://m.feic31.com/gongwenwendang/84973.html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