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音乐鉴赏【三篇】

高中 2023-12-09 点击: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其媒介是按时组织的、有规律的声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音乐鉴赏【三篇】,欢迎品鉴!

高中音乐鉴赏1

教学内容:

1.选自高中二年级音乐教材,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2.本节课内容包括两个个部分:《情谊地久天长》、《欢乐颂》、《回忆》三个作品的分析;介绍交响合唱和歌唱基本要素(发声器官的健康与卫生)的相关知识。由于本单元涉及的内容面广、量大,本教材又是《歌唱》模板,所以在教学时,重点是声乐,其他的例如音乐剧的形式、交响曲和结构及奏鸣曲式等内容点到为止,不祥讲。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情谊地久天长》、《欢乐颂》及演唱《回忆》等合唱声乐作品中,感悟情谊、团结的人文精神,并了解相关的交响合唱的知识。

2.学会演唱《回忆》及自选歌曲,实践歌唱技能,懂得歌唱不仅要掌握技能技巧,还要知道歌唱发声器官的健康和卫生常识。

3.归纳前几章学到的歌唱知识(包括名人名言),进行歌唱表演的交流与研究,进一步提高演唱水平。

教学重难点

1,设计好《回忆》的合唱教学过程,歌曲的情绪,歌曲的风格及其演唱的形式等。

2,引导学生正准确的发声方法并深情地合唱《回忆》以及其他自选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老师上节课布置的作业么?两首曲子唱熟了没?我们先复习一下,一起来唱《友谊地久天长》。

二、音乐剧《猫》简介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合唱的经典曲目,和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要来介绍一个特别的音乐形式——音乐剧。我想先问一下大家,大家说说知道的,或者是了解的音乐剧有哪些?(《歌剧魅影》、《音乐之声》、《猫》等)。好,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音乐剧《猫》,一起走进“杰里科猫”的音乐世界。

同学们都看过音乐剧《猫》,有没有哪位同学能简要说一下剧情?这部音乐剧主要是讲述一个叫杰里科的猫族王国里,有各式各样的猫,它们中的领袖叫杜特罗米内。它们每年聚一次。今年的聚会还有一个特别的使命:挑选一只猫派往天国,使其获得新的生命。于是,众猫都用歌声和舞蹈展现自己。其中有一只猫叫做格里泽贝拉,她是猫歌剧中最经典的角色,被称为“魅力猫”。她年轻时是猫族中最优美的一个,厌倦了猫族的生活到外面闯荡,但尝尽了世态炎凉,再回到猫族时已丑陋无比,它哀求猫族的原谅,并希望它们接受它,但是大家对他的态度却十分冷淡,甚至蔑视它。当它再次出现唱起了《回忆》这首歌时,歌声感动了领杜特罗米内,最后得到大家的宽恕,还被选为派去天国的代表。

《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和《西贡小姐》被认为是欧洲音乐剧的四大剧目,其中《猫》居首位。《猫》从构思、改编、排练到首演,经历的十年的时间。《猫》从首演开始就场场爆满,在莫斯科首演时,观众起立欢呼鼓掌长达20分钟!目前,该剧已在13个国家用10种语言演出过。

三、欣赏音乐剧片段

1.欣赏音乐剧的开头段

2.欣赏《回忆》。《回忆》是该剧中最动听的一首歌曲。该曲调在整部剧中一共出现两次,现在给大家欣赏的是格里泽贝拉第一次出现的唱段。听完之后告诉我带给你们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在歌声中,格里泽贝拉回忆它离群后的一段时光,那时候的它,年轻、优美、幸福、富于幻想,但是现在它变得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满身淤泥。它渴望长辈、兄弟姐妹伸出热情的手来抚摩它,给它暖和。但是没有一只猫对它伸出援手,最后它只好黯然离开。)

3.再次欣赏《回忆》。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格里泽贝拉的第二次出场。同一曲调不同场合出现,带给你的感觉有没有什么不同?(当格里泽贝拉再次唱起这首《回忆》时,歌声感动了猫族中威望最高的老杜特罗米和众猫,老杜特罗米决定宽恕她,并在征得大家同意后,把格里泽贝拉选为去天国的代表。)

四、学唱《回忆》

1.节奏分析。打开课本第55页,我们看一下谱。该曲采用的是不常用的12/8拍,就是8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12拍,其实就是4个三拍组成的。有两种划拍子的方法。一种是打三拍子,一小节打四次三拍子;另一种打四拍子的图示,也就是打一下包括了三个八分音符。

2.难点分析。二连音。第五小节中,两拍唱成三拍,也就是三拍平均分成两排来唱。

3.放音乐,跟唱。下面我们一起跟这原声带,小声哼唱歌曲,注重在唱的时候要掌握好三拍子歌唱性的感觉。

五、总结

《猫》是一部相称经典的音乐剧,大家也看到了,音乐剧可以说是最丰富的舞台表演形式了,它包容了舞台,灯光,对白,歌唱,舞蹈,甚至是魔术,一切的表演形式都可以在音乐剧中呈现,相对而言,音乐剧也是最年轻而且最具有流行元素的表演形式。音乐剧的音乐通俗易懂,情景幽默而富有喜剧色彩,受到不同欣赏程度着的喜爱,除了之前说的经典的曲目外,现在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比如《芝加哥》,《红磨坊》,《假如·爱》,《雪狼湖》,他们是以电影形式手段展示,但是它本质上就是音乐剧,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去多多了解写音乐剧。

六、作业

高中音乐鉴赏2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作品的鉴赏感受民族音乐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了解民族打击乐的多种演奏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打击乐的浓厚学习兴趣。

过程与方法:

欣赏代表作品绛州鼓乐《滚核桃》,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体验打击乐的感染力。学生通过律动的实践活动,体验节奏与情境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创作与欣赏之间的关系,奠定欣赏器乐作品的基础。

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使学生探究把握中国打击乐的代表形式及风格特征,利用头、身、尾作品结构并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

1、打击乐器的种类及演奏技法。

2、对乐曲《滚核桃》中头、身、尾演奏结构的探究,引导学生模拟创编袖珍版《滚核桃》。

教学难点:

掌握《滚核桃》乐曲结构特点和节奏特点。探究运用节奏表现的多种形式进行创作。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体验法、实践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鼓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进入主题

观看水鼓舞《中国龙》,感受中国民间打击乐艺术魅力。

“我们一起来探讨鼓的文化,一起来体味鼓的铿锵神韵!”

出示课题《鼓乐铿锵》。

(二)出示图片,了解世界各地鼓的种类及发展历史

同学们,这是什么鼓?是哪个国家和地区的?

(土鼓、青铜鼓、击鼓说唱佣、架子鼓、印度鼓、非洲鼓、

长鼓、手鼓)

(三)学生讨论鼓在生活中的用途及作用

最早的鼓不是以乐器形式出现的,同学们思考一下,鼓有什么样的用途和作用呢?

(狩猎、祭祀、政治活动、集体劳动、活跃生活)

(四)探究鼓各部位名称及音色特点

出示道具——鼓,让学生认识各部位的名称。

教师用各部位演奏节奏,让学生感受各部位的音色特点。

鼓面:强而有力、浑厚结实

鼓边:力度其次,较生硬

鼓槌:明亮、略带生硬

鼓梆:清脆、通透

鼓钉:金属音质、尖锐

请同学们,用鼓的不同部位演奏本条节奏

2∕4XX·X︱XO︱XX·X︱XO‖

2∕4XX·X︱XXX︱OXX︱XXOX︱XO‖

(五)欣赏绛州鼓乐《滚核桃》,观察鼓乐表演中所用到的演奏技法,学生上台展示。

1.双手敲击鼓面

2.敲击鼓梆

3.双手交替敲鼓面

4.闷击

5.双手交替敲击鼓槌

6.刮击鼓梆

(六)复听《滚核桃》根据乐曲的音乐情绪划分段落。

探究各段音乐特点有何不同?

分为头、身、尾三部分来组成表现手法就是运鼓梆,鼓棰,锣鼓,花敲等打击乐器!

击鼓运用了磕、擦、搓、挑、撩、敲、碰等花敲鼓干打的击奏法丰富的表现了农民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头”为散板,引子特点,先合奏后10人轮奏鼓梆,表现“晒核桃”

“身”以基本骨干节奏不断变化不断重复不断加速一直把乐曲推向高潮!

4/2XXX︱XXX︱XXXX︱XXX‖

“尾”跟头相似。

(七)拓展与探究

引导学生模拟创编袖珍版《滚核桃》

1、“头”用跺脚展示,由弱慢——强快,展现核桃随风滚动的场景

2、“身”用手拍出下列工整节奏,展现晾晒核桃的场景。

4/2XXX︱XXX︱XXXX︱XXX‖

(注:速度由慢到快,由弱到强)

3.“尾”用跺脚展示,由快—慢,由强—弱。

(八)课后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为民乐《金蛇狂舞》创编姑伴奏鼓乐

要求:运用本节所学演奏技法创编节奏

九)深化与小结:

希望这堂课上我们不仅了解的是铿锵的鼓乐,更是在了解一种文化。同学们在课下多关注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传承和发扬我国少数民族的艺术特色,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世界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加油吧!

高中音乐鉴赏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丝竹乐的基础知识、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之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它们之音乐风格的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1)、让学生在民间丝竹乐欣赏中感受丝竹乐的艺术美,提高对民间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在课外自觉的去查阅、收集有关丝竹的资料,懂得民乐的同学,能够自己组成一个民乐队来演奏,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之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它们之音乐风格的原因。

教学难点:

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辨别。

教学方法:聆听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上课礼仪

2、请几位懂得民乐的同学上台表演一段民乐合奏。

二、导入:

同学们刚才看到了这几位同学的表演,精不精彩?(生:……)。那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几位同学在表演中分别使用了哪些乐器吗?(生:……)。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有二胡、笛子。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中国民族乐器种类众多,刚才同学们看到几位同学表演中使用的乐器只是我们众多民族乐器中的一小部分。同学们那么还知道中国的哪些民族乐器呢?知道我们中国民族乐器的种类及划分吗?(学生讨论回答,老师做补充)。

1、民族乐器的种类及划分:

吹:指吹管乐器有笛子、萧、唢呐、管子等等。

拉:指拉弦乐器有二胡、板胡、中胡、高胡、京胡等等。

弹:指弹拨乐器有琵琶、筝、古琴、三弦等等。

打:指打击乐器有大鼓、小鼓、大锣、小锣、钹、碰铃、木鱼等等。

(通过观看投影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这些乐器的印象。用屏幕上显示的乐器图片以及相应的乐器音色文件作对照,重点对比二胡与高胡的音色)。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我们都知道民乐演奏有独奏和合奏,那你们知道民乐合奏有哪几中形式呢?(学生讨论回答,老师做补充)。

2、民乐合奏的基本形式:

清锣鼓乐:打击乐器合奏。

吹打乐: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

弦索乐: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合奏。

丝竹乐:拉弦乐器和吹管乐器合奏。

(通过观看投影,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民乐合奏的形式)。

3、刚才几位同学用二胡和笛子表演了一段非常精彩的民乐合奏,那么同学们能告诉我这是属于民乐合奏的哪种形式呢?(生:……)。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是属于丝竹乐。因为它是由拉弦乐器和吹管乐器一起合奏的。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吹打乐和清锣鼓乐这两种民乐合奏的形式,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种民乐合奏的形式——丝竹乐。播放投影,引出课题:《丝竹相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授课:

课本里选用了丝竹乐的两个乐种,一首是江南丝竹《中花六板》,一首是广东音乐《娱乐升平》。今天我们通过这两首乐曲的学习来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联系及区别。

1、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流行于上海市以及江苏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间器乐乐种。其乐队有“丝竹板”和“清客串”两种。前者是专业性的后者是爱好自娱性的。江南丝竹所用的乐器以民族乐器为主,辅之以轻型打击乐器。如二胡、琵琶、扬琴、三弦、笛、萧、板、鼓、铃、木鱼等。江南丝竹的乐队编制可大可小,大者十数十人,小者一二人、一丝(二胡)一竹(笛子)即可。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大多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有时也表现得较为粗犷。其乐曲内容表现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欢快性格,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江南山清水绣的美丽风貌。花(加花)、细(纤细)、轻(轻盈)、小(小型)、灵(灵活)江南丝竹典型的风格特征。

有一首古诗赞扬丝竹乐:“一曲丝竹心已醉,梦听余音夜不寐,内中奥妙谁得知?仙乐霓裳人间回。”从诗中可以看出,江南丝竹早已为人们喜闻乐见。

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首非常优美的江南丝竹《中花六板》。

(1)、播放《中花六板》并且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a)、在这首乐曲里同学们听到了哪些乐器?其中最主要的乐器有哪些?

(b)、这首乐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c)、一边听一边对照课后51页《老六板》的旋律做比较,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作品分析及和同学们共同解决回答以上几个问题:

《中花六板》为江南丝竹曲,又名《虞舜熏风操》或《熏风曲》。

在这首乐曲里萧、琵琶、扬琴、二胡演奏主旋律,笙和扬琴起支持和烘托作用,小三弦则起打点和添线的作用。

这首乐曲的旋律优美抒情、清新悠扬、庄重典雅,颇具有江南色彩。抒发了人们追求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情绪。

刚才我有让同学们对照《中花六板》的旋律与《老六板》的旋律思考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现在我请一位同学用二胡拉《老六板》的旋律,请一位同学用笛子吹奏《中花六板》的旋律,同学们仔细听,讨论思考后来回答。(生:……)。

《中花六板》是由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放慢加花发展而来的。那么什么加花呢?刚才我们听了一位同学用二胡拉《老六板》的旋律,请一位同学用笛子吹奏《中花六板》的旋律,我们再来对照课后51页的谱例,第一第二组的同学唱《老六板》的旋律,第三第四组的同学唱《中花六板》的旋律。同学们唱完后发现了什么?我们发现《中花六板》的旋律是在《老六板》的旋律的基础上加了许多音,使曲谱变繁密了,其骨干音是没变。这也是江南丝竹中常用的一种加花变奏手法。

(3)、拓展思考:学生小组讨论,在我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能够听到江南丝竹?(在农村里的婚丧喜庆、庙会、集镇茶馆等)。

刚才我们了解了丝竹乐其中的一个乐种——江南丝竹,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丝竹乐的另外一个乐种——广东音乐。

2、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我国过传统民间器乐——丝竹乐的一个乐种。它流行于广州市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它的前身是粤剧的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的小曲。20世纪初,发展为独立的乐种。广东音乐的形成与发展,与一批专业创作者有关。其中,严老烈、何柳堂、吕文成、丘鹤俦等影响较大。1926年,吕文成改进了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次后,高胡、扬琴成为主奏乐器。1949年以后,广东音乐游乐更大的发展。

广东音乐的乐曲,一部分是源于古曲或民间乐曲的改编,(如:粤乐古调源于戏曲音乐,粤乐小曲源于传统乐曲,粤乐过场谱源于地方性民歌等)。一部分则是作曲家遵循我国民间音乐的传统及创作手法,汲取西方专业创作音乐的一些创作经验,创作出来的一种更具有清新色彩的广东音乐,这则称之为粤乐新谱。广东音乐的乐曲都短小精悍,节奏清晰、旋律流畅活跃,常以装饰音群构成习惯音型,因而形成一种轻快活泼、细腻缠绵、流畅动听的音乐风格。

欣赏广东音乐《娱乐升平》。

(1)、播放《娱乐升平》并且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a)、在这首乐曲里同学们听到了哪些乐器?其中最主要的乐器有哪些?

(b)、这首乐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2)、作品分析及和同学们共同解决回答以上几个问题:

《娱乐升平》是广东音乐中流行较广的一首乐曲。作者是广东音乐演奏家、作曲家丘鹤俦。乐曲中主要的演奏乐器有高胡、扬琴。乐曲为一段式(带重复),徵调式。乐曲既保持、发扬了广东音乐的传统特色,又借鉴了一些欧洲专业创作的作曲技巧,从风格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乐曲表现了一种清新活泼,乐观向上的音乐情绪。

(3)、拓展与思考:许多民间音乐都没有具体的作者姓名,为什么广东音乐中的一些乐曲都有明确的作者姓名呢?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回答,老师做补充)。

四、巩固复习:

通过填写下面的表格及聆听三首乐曲片段,判断其中属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各是第几首?加深学生对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理解,达到知识迁移,加深理解本课重点、难点。

1、拓展与探究:学生小组讨论

还有其余的丝竹乐的乐种,请同学们课后通过收集、查阅资料等方式填写上去。

2、聆听三首乐曲片段,判断其中属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各是第几首?并且能说出其判断的依据。(生:……)。江南丝竹的是第2和第3首,广东音乐的是第1首。其判断的依据主要就是从乐器的演奏来判断。

五、课堂小节:

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听赏,我们见识了许多中国的民族乐器,聆听了许多不同合奏形式的传统民乐的经典片段,从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吹打乐、清锣鼓乐、丝竹乐的音乐风格,特别是今天我们学习了丝竹乐里的两个乐种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你们说咱们中国的民乐美不美?(生:……)。

可是,由于文化的差异,咱们这么美的音乐却不能进入世界主流音乐文化圈。外国人不能理解它,甚至咱们本国的许多年轻人也不了解它。面对民乐的这种命运,咱们大家应该怎么办?(生:……)。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的音乐文化,并把它推向世界,我们同学应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勇于去发掘、探索。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阅读书籍、查阅资料,包括上网下载并且参与讨论学习,懂得民乐的同学自己可以组成一个民乐队进行演奏等等,通过这些形式让我们了解更多的有关中国民乐的知识。从而开拓我们的文化视野。

关于高中音乐鉴赏【三篇】

http://m.feic31.com/xuexiziliao/196162.html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