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观后感三篇

观后感 2024-03-22 点击:

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后,大家感慨万千,有说不完的心绪和感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非遗文化观后感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非遗文化观后感1

你曾登上黄山,慨叹“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奇景吗?你曾站在长城,想象着当年的金戈铁马,烽火狼烟吗?你曾斜倚在沧浪亭的栏杆,笑看池中嬉戏的鱼儿吗?你曾为那“失空斩”的黄皮戏叫好吗?你曾为《十五贯》的唱腔击节吗?是的,这些都是我们独有的“文化遗产”。遗产,就是老祖宗留给子孙后代的家业。就是我们泱泱古国上下五千年的沉淀。是智慧与灵感的火花,是历史与现实的撞击!但是,面对这份厚重的馈赠,守着这丰富殷实的`“家业”的我们又是怎样的呢?君不见千年古刹上留下了“到此一游”,君不见清澈的溪水上漂浮着饮料瓶子;君不见肥皂剧充斥荧幕,戏剧中的“兰花”却被冷落……不孝子孙肆意挥霍着“财富”,这是先祖的心血,中华的魂啊!幸好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这“遗产”的弥足珍贵。作家冯骥才在听说天津的占衣巷即将被铲平了来盖摩天大厦时,放下创作,个人出资三万元请来摄影师为它拍摄印成册,四处发放,多方奔走,终于在他的呼吁下,保住了这条北京老街还要悠久的巷子。正如他所说的,这就是文化啊!一个半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在向世界学习着。也许因为落后,民族的自卑感使我们对于跟“传统”沾边儿的一切事物都讳莫如深,甚至不惜一股脑的全部丢弃。

然而,历史说明了一切,传统何罪之有?没有了传统,我们的民族精神的根基又将建立在何处?一株百年的大树,一管幽深的巷子,一句悠扬的唱腔,这些和雄钟巨鼎,高屋琉瓦一样都是我们的“遗产”啊。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自然的恩赐,先祖们的“遗物”。中华的文明就孕育在这里!你也许要说只有挂上的“文化遗产”这块“牌子”才是“遗产”错了!只要是时间的沉淀,记载过“永恒”的东西都是我们的“文化遗产”。一代又一代人在历史发展的匆匆脚步中迷失了,与本民族文化的隔阂越来越深。于是年轻人开始沉迷于韩流,热衷于美国大片,孩子们对日本卡通津津乐道外来的文化很轻易地就可以在这个所谓底蕴深厚的国度里站住脚,并且比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的人才断档,观众匮乏的双重危机,甚至更有后继无人、绝迹江湖的危险。

其实对于“文化遗产”的认识,认可就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尊崇。长久以来,我们以文化大国自居,却不得不在实际空虚的文化氛围中挣扎;我们标榜历史的悠久,却不得不面对着许多承载着文化瑰宝的航船就此搁浅的现状而扼腕长叹。有人说当今社会是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却越来越少;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知道“卞之琳”的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越来越多,知道“马克〃吐温”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保“保尔”的越来越少了;知道“爱情”的越来越多了,知道“艾青”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就要发”的越来越多了,只要“九一八”的越来越少了。也许我们并不想找回我们所失去的,只是想借着历史的厚重为生活增加几分新鲜感。现在提倡“创新”但这并不意味着“去旧”,反而,这些“遗址”这是“创新”的基石,而“创新”又能使“遗址”重放光彩!我们的传统文化历经了千百年的锤炼,无数次的沉淀,所剩下的应该是精华中的精华。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一个想要傲然屹立的民族,首先应是一个在思想上不附庸于他人的民族。我们传承了祖先留给我们的黄皮肤,更应该传承属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五千年的后来者,站在历史堆积起来的文化基石上,守着这诺大的一份“家业”做好一个开拓者和传承者吧!

非遗文化观后感2

非遗文化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今天,我们学校就举办了"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讲一讲吧!

首先是开幕式。这次的开幕式特别隆重,有许多精彩的表演,我们看得不亦乐乎。一个个精彩的表演结束了,终于到了,我们最期待的"看粤剧"的活动啦!但由于个人原因,我选择了"画非遗"这个活动。接下来,让我带大家来参观参观吧!

"画非遗",也就是画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了美术室,我看到今天的主题是"龙形拳"。龙形拳是什么呢?龙形拳是广东省的地方传统拳术之一。源于清朝乾隆时代,相传于少林五枚所传,龙形拳是19世纪末期由惠州汝湖人林耀桂首创、影响曾经遍及珠三角、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澳洲、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的一种武术拳法。惠州惠城区和博罗、龙门县的多个林姓村落是龙形拳传承地。而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这个。

快看,同学们画得很认真,老师也在细心地指导我们。同学们有时工笔细描,有时又挥笔速写,把龙形拳的各种姿态画出来,看起来就像是在武术比赛呢!

最后有个"非遗墟市",同学们有的买了奶油蛋糕,有的买了粽子,有的买了腊肠,还有的买了鱼丸。我们的活动丰富吧,今天可真开心啊!

非遗文化观后感3

上个星期五下午,我校举行了一个活动——非遗走进我校园。

你会问:“非遗是什么呀?”其实,刚开始我也不知道非遗是什么,于是,我就问了代老师。原来,非遗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指非物质存在的时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校特别让非遗传承人给我们表演。

第一个表演是舞麒麟,一个人在前面舞头,一个人在后面舞尾,伴着音乐跳着,非常生动。

接下来是表演木鱼歌,李仲球爷爷用二胡,三弦演奏。一边弹一边唱,唱的是东莞人的东莞事,给我一种在品尝歌词盛宴的感觉。

最后表演的是龙形拳。别看开头字是龙,其实是由龙、虎、豹、蛇、鹤衍化成五形合一的一种拳法。拳脚刚柔并济,一气呵成,令我回味无穷

表演结束了,我们回到了教室,等待着传承人的到来。

指导老师来了,并给我们发了工具———三根小棒(每根小棒顶上都有个小圆盘),一盘胶,一根竹棍,一杯土,一堆花瓣。

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工具准备齐了,我们先拿竹棍,刮一些胶放在帮子上并涂平”,我弄了很久都没涂平,心里开始急躁起来,这时老师来了,耐心地教我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掌握了技巧,很快就涂平了。

见我们都涂好了,老师就继续说:“接下来就是把花瓣粘上去。先做红色的,再做黄色的,最后做紫色的”。

我想:这么简单,我会!拿起一些红色花瓣做了起来,不一会就好了,红红的花象娇艳欲滴的玫瑰,唔,漂亮的“红红”。

粘完红花,该做黄花了,跟上次一样,很快就好了,黄黄的花就象一个青春少女,哇,青春活力的“黄黄”。

做完黄花,该做紫花了,我如法炮制,一会就大功告成!紫紫的花象个害羞的女孩,啊害羞的“紫紫”。

同学们的一个个美妙的劳动成果,仿佛在向我诉说着东莞非遗传承人的勤劳与智慧。

非遗文化观后感三篇

http://m.feic31.com/xueshengzuowen/211313.html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